群眾就醫體驗改善直接掛鉤小康社會文明程度。當前我省各大省直醫院新院區投入運營,在醫療衛生硬件條件明顯改善的同時,醫護人員活用技術提升軟件服務水平,讓就醫群眾不僅看得見變化,更感受得到“走心”的溫暖。記者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看到,該院研發的微信預約小程序讓病案(把病歷資料加工整理所形成的檔案)復印“線上跑腿”,群眾“零跑腿”。
病案復印多則上百張 “兩頭跑”影響就醫體驗
隨著各級醫保的廣泛鋪開,辦理特殊醫保及重大疾病醫保需要復印住院資料的患者大量增多,窗口復印工作量急劇上升。病案復印作為就醫過程的最后一環,是醫院的“小事”,但是患者的“大事”。
“患者出院來辦理報銷,病案復印的文件要求各不相同,我們病案復印少則三五張,多則上百張,相當于給患者印一本書出去。”該院病案科科長金春蓮向記者表示,病案資料涉及患者隱私,需要提供患者身份證明,但常有患者或家屬忘帶有效證件或因其他原因無法一次順利復印病案資料的情況,患者及家屬醫院家門“兩頭跑”,使得就醫體驗最后一環體驗不佳。
上線微信預約小程序 幫患者和家屬節省時間
記者了解到,南大二附院是我省醫院中最先上線病案微信預約小程序的,患者進入病案微信預約小程序后,填寫患者相關信息,選擇復印用途,就可實現“足不出戶,坐在家中等病案”,有效避免了往返醫院復印病案的麻煩,節約了患者的寶貴時間及往返路途交通費用,若不需郵寄,患者還可前往現場窗口憑取件碼直接取件,避免排隊。
“我們的小程序自去年11月份投入運營以來,已經有5400余位病患家屬通過預約小程序復印病案,平均每月有490位,而其中的三分之二又是郵寄出去的。”金春蓮向記者說道。以往的病案科總是人滿為患,病患家屬有時候要在這耗上半天多的時間拿病案復印的文件。
提前預約病案復印 出院時相關文件一并走
上周五下午4時許,病案科胡衍正忙著打包已復印好的病案。“(這些病案里)有現場預約的,也有郵寄的,像省內地市的大都是郵寄。”胡衍熟練地蓋上章印,將這些文件整理好。“等下班的時候,就全部‘發貨’出去。”
不一會兒,記者就看到一位病患家屬“現場提貨”。“要出院的時候,護士讓我掃個二維碼,說可以預約病案復印,操作流程挺簡單的,現場就可以取走整理好的病案。”吳先生的父親因為甲狀腺手術在該院住院,出院后要回老家撫州進行醫保報銷。“我也不清楚具體需要哪些病案,用了這個小程序,它能自動幫我羅列好了文件。”
吳先生向記者感嘆,之前看病也是在線上預約門診的,現在出院報銷的相關文件也能預約打包帶走,“對于我們家不在南昌的人而言,真的方便了很多。”